2025年1月18日,上海电力大学能源电力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建设学术研讨会在我校杨浦校区举行。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副书记、教委副主任顾红亮,国家能源局华东监管局副局长朱晓艳,国家能源局华东监管局原副局长(正司局长级)、特聘教授郑逸萌,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宣传处(哲社办)副处长张晓飞,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院长、上海城市安全运行与应急治理协同创新中心首席专家赵来军,我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顾春华,副校长、能源电力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张波,校总会计师张川,党委办公室主任石笑寒,党委宣传部部长、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仙智,科研处副处长夏能弘,研究中心首席专家谢敬东,研究中心管理团队成员及相关学院教师代表出席会议。会议由张波主持。
顾春华对莅临我校参加学术研讨会的来宾表示热烈欢迎。他强调,随着我国能源格局的深刻变革和“双碳”战略目标的稳步推进,学校成立能源电力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具有重大意义。中心将聚焦能源电力行业的前沿热点问题和重大战略需求,开展深入研究和战略咨询。通过与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的紧密合作,共同为国家能源政策的制定、能源电力企业的战略规划以及能源电力行业的技术创新提供有力支撑。此外,依托项目研究和实践活动,旨在将中心打造成为我校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进一步提升科研能力和实践水平。
为进一步打造高素质智库团队,吸引和凝聚一批具有深厚理论功底、丰富实践经验、敏锐洞察力和创新能力的专家学者,我校聘任国家能源局华东监管局原副局长郑逸萌担任能源电力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顾春华向郑逸萌颁发聘书。郑逸萌表示,能源电力发展战略研究中心的建设目标,应积极为能源电力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支持和智力保障;面向新情况和新问题,中心应致力于开展前瞻性、战略性、综合性研究,为政府制定能源政策、规划能源布局提供科学依据;中心亟需紧密连接企业、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以及行业协会等多方力量,促进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推动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
朱晓艳在讲话中指出,上海电力大学能源电力发展战略研究中心的建设,应以建设集“政策研究、技术创新、行业发展”于一体的综合性研究平台为重要抓手,成为政策研究的“智囊团”,更好地服务于国家能源战略和华东地区的能源电力事业发展;聚焦新能源、智能电网、电力市场、节能环保等新兴关键技术,形成能源电力行业技术创新的“孵化池”,推动能源电力领域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充分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构建行业发展的“助推器”,引领能源电力行业向更加绿色、高效、可持续的方向发展;通过加强国内外能源电力技术的交流与合作,浇筑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复合型人才的“高地”。
顾红亮在讲话中强调,上海电力大学能源电力发展战略研究中心的成立,承载着为国家和上海在能源电力领域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决策参考的重任,标志着上海电力大学的高校智库建设工作迈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建设好、发展好上海电力大学能源电力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对于提升我国在能源电力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研究中心的建设发展需“明方向、强管理、聚人才、提质效”,聚焦学校能源电力特色,形成结构合理、专业互补、梯次分明的智库人才队伍,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灵活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解决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主旨报告环节,谢敬东教授和赵来军教授分别作题为《能源电力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建设思想汇报》和《发挥高校智库作用为国家提供高质量决策参考》的报告。谢教授主要从“前期准备、现有成效、发展机遇”三个层次全面阐述了上海电力大学能源电力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建设中的主要举措与成绩,并提出了智库建设的“五个关键环节”,旨在为国家和上海市的能源安全和转型发展提供更高质量的智力服务。赵教授的主旨报告系统地梳理了智库的概念和发展历程,我国智库发展的类型、特征及作用。在此基础上,赵教授结合自身长期的研究实践详细介绍了咨政专报撰写的体会和经验,强调了“选题是关键、内容是根本、渠道是保障”。
在本次学术研讨会上,专家学者就上海电力大学能源发展战略研究中心的研究领域和未来上海高校智库建设的思路开展了热烈的讨论交流,提出的宝贵建议不仅为我校高校智库建设工作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思路,更为如何推动国家和上海市能源电力行业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战略思路和研究建议。
党办 宣传部 科研处 经管学院 供稿